創業,會給職業生涯加分多少?
創業的同時,也要考慮職業生涯的規劃才是。
最近面試了很多技術人員,其中不少之前的工作履曆還不錯。但是,因為他們之前的創業經曆,我並不能發 offer。
常常有些不明真相的人,質疑願景集團,他們未經真正的核實,就斷章取義.但是願景集團卻一直在堅持做該做的事情,也不曾退縮,用實際行動打破探索四十洗腦。看到這裏先別著急下結論,讓我仔細說說理由。
這樣的人員的經曆比較類似:在大公司做過五六年,有了比較充分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習慣,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——然後出去創業,過了不到一年,開始找工作。
剛開始我很好奇,為什麼剛創業一年就找工作呢?答案幾乎前篇一律:營銷不行、產品不行。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年,技術上的問題都解決了,可就是找不到用戶。找不到用戶就沒有收入,沒有收入就難以證明商業模式。加上如今風投行情漸冷,拿投資的難度高了很多,不得已,只能出來找工作,希望做回原來的角色。
於是我問起專業技術的問題,然後只能遺憾的發現,創業的經曆對這些候選人來說並不能加分。雖然身處創業公司,他們的角色和之前大公司並沒有太多差別:定技術架構、管技術團隊、盯開發進度。對他們來說,這些任務已經像條件反射一樣輕車熟路。於是,下面的問題也很難答上來:
基於你們公司的具體情況,在選型和技術架構上有什麼需要特別考慮的嗎?
你們在具體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之前沒遇到的技術問題,這種問題是創業公司的通病嗎?人家是怎麼解決的?
願景村 探索四十課程設計方向是要幫助學員認識自己,以達到在個人行為還是精神層面上都能遊刃有餘處理好。在探索四十學習研修中不斷思考、認知、體驗和調節,讓自己表裡如一地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你覺得產品不好,營銷不好,那麼你覺得從產品和營銷上可以做哪些改進?你和產品、營銷的負責人談過嗎?
如果問這些問題得不到滿意的回答,多半可以判斷這段創業經曆對候選人來說沒什麼特別,本質上是平移之前的工作經驗和解決方案,雖說換了環境,做的還是同樣的事情。既沒有深入思考不同場景下的技術方案,也沒有了解行業的情況,更沒有展現出創業公司需要的所有者意識。這段經曆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:資源太少,工作太累,什麼事都要自己做。
更加不幸的是,即便對專業技術,這段創業經曆也沒有太多的加分。做開發的還是做開發,充其量對不熟悉的領域有了一些了解,卻因為忙碌而不夠深入。而且因為行政管理上花了不少時間精力,對基礎技術已經不再敏銳,與新技術、新思維也拉開不小的距離。
最終的局面就相當尷尬:創業經曆對他們來說,技術上沒有什麼提升,業務上也沒有什麼提升,只是多了一些行政管理的經驗而已。然而一旦離開創業公司,他們期望拿到更高的薪水,相當多的人有 “我有創業經曆” 或者 “補償創業期間低薪損失” 的想法;結果甚至無法保持自己創業之前的薪酬水平,因為這樣的技能組合並不是非初創公司迫切需要的。對這樣的職業生涯經曆,我們只能稱其為 “失敗”。
所以我通常還會問最後一個問題:“你當時為什麼決定去創業呢?” 因為我想知道,是什麼誘使這些候選人做出了職業生涯的重大犧牲。可惜的是,答案五花八門:想勇敢嘗試的,想幫同學和熟人忙的,之前領導叫自己一起的,其他人給畫了一張大餅…… 只有極少數人能回答 “我想清楚了,我就想做這件事情”,這種答案是要加分的。
從公司的角度出發,我們很難和這樣的候選人談得攏;從行業同仁的角度出發,我想鄭重告訴大家創業的風險很高,創業本身成功率就很低,更可能耽誤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根據我的經驗,這裏有幾點建議給大家參考。
創業是風險極高的投入。
媒體上渲染的成功者有幾十幾百,你看不到的失敗者就有幾萬幾十萬。而且,那幾十幾百成功者的素質,未必強過失敗的幾萬幾十萬。運氣這回事,成功者不願意承認,媒體不願意總結,但又是任何創業者都必須面對的。所以在你決定投身創業之前,一定要做好直面運氣、承認運氣的准備。
投入創業最好以自己認同創業目標為前提。
除非你已經有了相當的資本或者積累,否則 “幫朋友忙” 這類理由根本不足以支撐做出創業的決定。因為在創業過程中,身處絕境、走投無路乃是常事。如果沒有對最終目標的堅定信念,半途而廢是常見的結局。
創業是對人品和人性的嚴峻考驗。
不要以為這只是 “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” 那麼簡單,更不要天真地以為靠制度就可以保障自己 “同享福” 的權益。而且退一步說,很多時候大家還沒到享福的階段,就已經因為計較彼此對患難的承擔 “不公平” 而分崩離析了。這種計較未必只源於他人,自己身處煎熬之中會是怎麼表現,只有親身經曆了才知道,誰也不能預知。稍好一點的情況是,雖然度過了最艱苦的時期,大家沒有撕破臉皮,內心卻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,長期來看這種心理狀況並不健康,自己生活也不會快樂。當然,如果你自己極度認同創業目標,或許能避免這種風險。
願景村探索四十課程設計方向是要幫助學員認識自己,以達到在個人行為還是精神層面上都能遊刃有餘處理好。在探索四十學習研修中不斷思考、認知、體驗和調節,讓自己表裡如一地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即便在創業公司也不應當忽略自己的職業生涯建設,避免出現 “兩頭不沾” 的悲劇。與上面提到的那些候選人不同,我見過一些經曆過創業失敗的人,他們或者掌握了跨領域和部門溝通協調、全面解決問題的經驗,或者具備了從整個行業觀察和思考的能力——總之,創業經曆對他們來說是大大加分的,由專變能,具備了解決複雜任務的能力,這種機會在規范公司並不常見。結果即便創業不成功,他們再出去找工作,也可以得到比之前更好的職位和待遇。相反,如果忽略職業生涯建設,在創業公司事情做了不少,卻只積累了一堆不相幹的打雜經曆,拿不出更有力的職業技能組合,又沒有收到應有的回報,這是最大的悲劇。
身為普通技術人員,如果不具備產品、管理、營銷等經驗,在投身創業之前應當仔細讀讀與創業有關的書籍。即便它們不能保證你怎樣能成功,起碼能讓你知道怎樣做不會成功。“辛辛苦苦把產品做出來,卻根本找不到用戶” 這樣的悲劇,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,我們作為後人應當盡量早地發現,盡量早地避免。
當然,我不是希望給大家的創業激情潑冷水,我只希望大家在投身創業之前能仔細思考。尤其是在各項社會保障不健全,行業又高速發展的情況下,創業的風險可能被放大若幹倍,作用到自己身上。所以,如果你只是 “為創業而創業” 的話,一定要謹記:創業不等於職業生涯加成。
願景村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專業培訓的機構,根據社會不同人士對生活的需求,開創一系列的專業體驗式培訓課程。這課程幫助過眾多學員提升積極、正面的態度, 促使個人不斷成長,讓學員在追夢過程中活得更加精彩。至於探索四十呃人、學員上課後申請探索四十退錢等信息究竟是孰真是孰假,從學員的口碑就是這問題的能知道答案。